经管院首页  |   招生咨询:0871-68314770

信以致远  智创未来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当前位置: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  新闻中心  >>  教学科研  >>  浏览文章

【学科建设】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学科建设方案专家 论证会顺利召开

2025年11月06日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0

2025年11月5日,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组织召开“能源动力学科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学科内涵建设与创新发展。论证会特邀云南农业大学李文峰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徐天奇教授、昆明理工大学单节杉副教授组成专家组进行评审指导。学校科技处副处长邢文雯、学科建设科科长李庆伟、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名誉院长向凤红、院长李红育、副院长滕人超、焦丽丽及学科相关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院长李红育主持。

image.png

首先,李红育院长代表学院对专家组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院近年来学科建设的总体情况,同时希望专家对学院学科建设给予支持和指导。

随后,能源动力学科负责人乔琳代表学院围绕建设背景、指导思想、建设目标、现状与差距、建设内容与举措等五个方面,对学科建设方案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详细汇报。

在专家质询与讨论环节,专家组在审阅材料、听取汇报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议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能源动力学科建设方案总体设计合理,与国家及云南省绿色能源发展战略高度契合,定位精准,同意方案经修改完善后进入实施阶段。

image.png

同时,专家组就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一、充分肯定学科建设方向与区域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专家组指出,该学科致力于培养兼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为云南省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等重点产业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对推动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二、建议进一步凸显学校办学定位,深化学科特色凝练。应参考相关博士点研究方向,系统梳理并明晰各学科方向的内涵建设,持续加强在经费与人员方面的长期投入,强化自身优势。

三、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针对当前博士教师占比、青年教师工程实践经验及科研团队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建议双管齐下:一方面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另一方面支持现有教师提升学历与实践能力。同时,优化评价机制,突出科研成果转化与教学贡献,激发教师创新活力。

image.png

四、积极提升学科显示度与社会服务能力。建议主动培育并申报省部级科技奖与教学成果奖,强化与优秀企业及高校的协同合作,联合申请各类科研项目。

五、注重总结与彰显本科教学成果。建议在后续建设与申报材料中,充分体现本科教学的已有成果与亮点。

总结表态环节,李红育院长再次对专家组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高水平的指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他强调,专家们的意见切中要害、指导性强,为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打开了思路。学院完全接受专家组的论证意见,将立即组织力量,认真梳理、逐条研究、充分吸纳各位专家的宝贵建议,对建设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他郑重表态,学院将以此次论证会为新的起点,举全院之力,整合资源,攻坚克难,扎实推进能源动力学科各项工作,全力推动该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

本次论证会的成功召开,为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能源动力学科的科学发展与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指明了方向。

供稿人:刘翠琴

一审一校:乔    琳

二审二校:滕人超

三审三校:李红育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