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2025年3月11日下午,高职学院财会系《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组在学院实训中心组织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以“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为主题,围绕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手段、备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优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课程组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讨论成果丰硕,为打造高质量实训课堂奠定了坚实基础。
备课现场
备课标:对标职业标准,明确教学目标。课程组首先对标高职院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明确了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定位与目标。课程旨在通过模拟企业运营环境,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经营决策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助力学生实现从“知识学习”到“职业能力”的转化。课程组还结合行业需求,细化了知识、能力、素质三维目标,强调将“业财融合”“数字化管理”等理念融入教学全过程。
备教材:优化教学资源,丰富课程内容。教材分析环节,课程组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了梳理,重点讨论了沙盘规则、财务报表编制、典型经营场景案例等核心模块。同时,课程组还提出了资源优化建议,包括引入本土化企业案例以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此外,课程组还计划与企业合作,将真实企业的财务数据融入课程,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实战性。
备学生:聚焦学情特点,实施分层教学。课程组结合以往教学经验,深入分析了学生的学习特点。针对学生财务知识碎片化、决策逻辑不清晰等问题,课程组提出了分层教学策略:基础组重点掌握报表编制与经营流程,进阶组则增加融资决策、税务筹划等高阶任务。此外,课程组还设计了角色差异化引导方案,帮助学生在模拟经营中实现个性化成长。例如,财务总监重点训练现金流量表与杜邦分析,生产总监则强化成本核算与产能匹配意识。
备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强化技术支持。在教学手段方面,课程组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既保留了直观的操作体验,又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同时,课程组还引入了情境模拟法、实时数据监控、移动端辅助等信息化手段,力求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课堂环境。例如,通过投影屏实时展示各小组的关键经营指标(如资产负债率、市场占有率排名),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经营决策的财务影响。
备课现场
备教学过程:优化课堂设计,注重动态调整。课程组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了详细设计,明确了导入、规则讲解、模拟经营、阶段复盘、总结提升五个环节的具体实施步骤。针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如现金流断裂、小组破产),课程组还制定了动态调整预案,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性与实效性。例如,当多个小组出现现金流为负时,课程将暂停并组织集体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根源并制定补救方案。
本次集体备课活动不仅为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也促进了教师团队之间的经验交流与资源共享。课程组老师表示:“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实施路径,特别是在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和分层教学的设计上,取得了重要突破。”未来,课程组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开发更多优质教学资源,努力将ERP沙盘模拟实训课程打造为学生喜爱、企业认可的品牌课程,为培养高素质财会人才贡献力量。
一审一校:唐维
二审二校:蔚立军、任宇杰
三审三校:李川川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高职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高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