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构成》
一、课程介绍
《形态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该课程开设于第二学期。该门课程总学时72学时,理论学时40,学分4。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形态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知识目标: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形态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2.具有进行排版、色彩搭配时的逻辑思维能力;
3.形成对设计作品检查评价、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判断能力,。
4.具有完成大型设计项目时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课程建设思路
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思想,突出学生构成基础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双证融通”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促进创新精神、创意意识的养成,通过两至三年左右的努力,力争建成特色鲜明、社会认可,具有带头作用的校级和省级精品课程。
三、课程的实施
1.课程章节和学时分配
章次 | 主要教学内容 | 理论 学时 | 实验(训)学时 | 实习 学时 | 自主学习学时 | 重要程度 |
第一章 | 三大形态构成概述 | 10 | 8 |
0 | 12 | ★★★★ |
第二章 | 平面形态构成 | 10 | 8 | 0 | 12 | ★★★★☆ |
第三章 | 色彩构成 | 10 | 8 | 0 | 12 | ★★★★☆ |
第四章 | 立体构成 | 10 | 8 | 0 | 12 | ★★★★☆ |
合计 | 40 | 32 | 0 | 48 |
1. 教学方法与实施步骤:
(1) 教材采用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材,落实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在不断进行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加大教材建设的力度,主要是结合课程的特点、加大校本教材建设力度,编写课程校本教材,以弥补教材的缺陷,在理论教学中体现新知识、新技术的特点,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
(2) 校企合作,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3) 项目带动教学,使学生通过项目的确立,形态构成整个学习与专业对接的全过程实践性教学,达到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结合专业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学时对色彩的认识和理解。
(4) 根据项目教学进程,组织学生到设计公司熟悉设计工艺流程,加深感性认识。
(5) 不定期的聘请行业内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举办专题讲座。
(6) 在项目教学中使艺术与技术在实践环节中得到完美的结合。
(7) 以项目为导向,灵活调整课程内容,在遵循教学大纲的范围内,根据市场需要和项目定单内容,及时将课程内容与项目合拍,从项目实战中学,在市场经营中用。使课程教学内容贴近项目,贴近生产,贴近市场,贴近时代。
↑ 上一篇:美术学专业核心课程——艺术概论
↓ 下一篇:《摄影基础》课程改革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