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法治之光·基层普法行”法律宣讲活动在安宁市金方街道朝阳前山社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尚京律师事务所与安宁市司法局联合主办。云南经济管理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法治启航·安宁基层实践团”的8名学生,在指导老师史琳的带领下,深度参与并在活动的核心内容——普法讲座的策划与课件制作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作为四方深化法治共建的重要举措,实践团成员自项目启动便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于6月30日在尚京律所召开部署会之后,实践团的8名同学迅速行动,分为两个小组,与律所律师紧密沟通,共同聚焦社区居民最关切的法律痛点,最终精准确定了讲座的四大核心主题:饲养动物损害责任、高空抛物法律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处理以及继承与遗嘱实务。
实践团成员的贡献主要在于精心设计和制作了讲座的全部课件内容。围绕选定的四大主题,同学们投入巨大精力进行法律条文梳理、案例收集与分析:
1. 饲养动物损害责任专题:实践队同学深入研究《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相关规定,特别是宠物伤人责任划分的核心规则(如饲养人/管理人责任原则及免责情形),并敏锐捕捉社会热点,重点结合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烈性犬管理的严格规定(如第八十九条),清晰界定饲养人的责任边界与赔偿标准,旨在警示文明养犬的重要性。
2. 高空抛物法律责任专题:针对这一城市治理难题,同学们系统分析了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如第四十三条第五项)对高空抛物行为的法律界定与严厉处罚标准,理解其强化公共安全保护的立法深意。同时,同学们还细致梳理了《民法典》中关于侵权责任认定及居民维权的具体路径,力求为居民提供清晰指引。
3.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专题:同学们不仅整理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基本规则,更着重提炼了事故处理中居民维权的关键要点,并将“文明出行”的安全理念融入知识讲解框架,实现普法与安全教育的融合。
4. 继承与遗嘱实务专题:围绕民生关切的财产传承问题,实践队成员依据《民法典》最新规定,系统梳理了遗嘱的有效形式(自书、代书等)、遗产分配原则以及遗嘱执行人制度。他们特别关注实践中易引发纠纷的环节,如自书遗嘱的效力认定、见证人资格要求、代书遗嘱的程序规范等,通过案例剖析揭示风险点,为居民提供实用建议。
课件制作过程中,两个小组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热情与创造力。他们不仅独立完成了各自负责主题的PPT初稿,内容详实、逻辑清晰,还经历了律所执业律师的严格评审。最终,评审采纳了第一小组的PPT设计模板和第二小组的PPT核心内容,形成了最终用于宣讲的融合了实践团学生智慧结晶的优质课件。
活动当天,云南尚京律师事务所陆向东律师以“法条解析+案例剖析”的形式,依托实践团学生精心准备的PPT内容,为50余名社区居民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生动实用的法治教育课。与此同时,实践团的8名同学高效完成了场地布置、秩序维护及宣传记录等现场保障工作,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指导老师史琳高度评价了实践团的表现:“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是同学们社会责任感的生动体现,同学们深度参与社区普法,不仅极大地锻炼了他们的法律实务能力、研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为基层法治建设贡献了宝贵的青春力量。”
本次“法治之光·基层普法行”活动,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法律知识传递,更充分展现了高校学子投身法治实践的热情与能力。实践团成员的深度参与和突出贡献,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也为未来高校与社区合作开展法治宣传提供了有益范本。
↑ 上一篇:暑期社会实践│法治启航∙安宁基层实践队——调研深基层,法治暖民心
↓ 下一篇:没有了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