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04日来源:不详0
2022年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召开党的二十大、翻开新篇章的重要一年。在第25届“推广普通话,喜迎党的二十大”主题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背景下,2022年9月15日下午,由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主办,通识学院承办的“教学中的科学用嗓”主题讲座在我校安宁校区图书馆一号报告厅举行。通识学院院长谭苏、通识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邓丽平、商学院教师王燕铭以及来自全校各专业的同学参加了本次讲座。本次讲座由云南省朗诵协会会长、原云南省语委调研员、省普通话测试中心副主任李竹屏主讲。
李竹屏老师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古今词语异同等话题引入讲座的主题——教学中的科学用嗓。他从历史的角度,追根溯源讲述了最早提出在全国推广普通话的人——一位计算机专业毕业的现役军人。普通话作为民族共同语言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批准从1988年开始,规定每年9月的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李老师结合地域特色,重点讲述了云南人在发音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如元音鼻化、动程不足、多为前鼻韵,很少后鼻韵、阴平不够高、去声没到底、整体很平和,仅微微有变等问题。李老师的讲解十分细致,在指出发音问题的同时,针对每种发音问题亲自做了发音正反例对比演示,让现场的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正确发音的魅力,使得整场讲座既生动又获益匪浅。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科学用嗓的秘诀,讲座中李老师重点介绍了气息呼吸训练——有控制的“胸腹式联合呼吸”、膈肌、咽壁训练——弹发“嘿”音、唇舌力度训练——口部操三种科学用气发声的基本训练方法。对于每种发声方法,李老师都在详细讲解了基本理论要领后,亲自做示范并带领学生练习,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正确的呼吸带给自身的变化。讲座中李老师随机从现场听众中选取了2名男生和2名女生进行现场呼吸训练演示。局部的现场演示结束后,李老师邀请全体听众起立,跟随他的指导进行现场呼吸及发音练习。最后,讲座在互动练习中推向高潮。
李老师强调练习普通话发音,实现科学用嗓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不断刻意练习、长期积累的过程。他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期望:希望同学们听完讲座后,能够有所学并付诸实践把练习普通话正确发音当成大学生活的一项长期目标坚持下去,学以致用,加强普通话推广,弘扬中华人文精神,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争做新时代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学生。
本次讲座为我校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行业专家面对面接触、交流的机会,指出了一些常见的用嗓、发音误区,给予了学生发音练习指导,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使我校学生提高了对普通话发音和表达的重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整场讲座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讲座结束后,就部分学生常见的个人发音问题,李老师与他们进行了亲切交流,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了示范指导。同学们表示通过此次讲座,收获颇丰,深刻领悟到了学好普通话,科学用嗓的重要意义。本次推普周活动期间,我校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推普活动,调动了广大师生推普学普的积极性,在校园内形成了浓郁的推普学普氛围,并推动和促进了我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是一项持续、长期的工作,我校将在各级领导和全校师生的支持下,积极工作,力争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