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5日来源:不详0
为深入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2021年11月,省委教育工委举办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近日比赛结果揭晓。
经过激烈角逐
马克思主义学院
李迪、陈芳老师获得三等奖
何静、赵一叡老师获得优秀奖
获奖名单如下:
青年教师组
副教授组
形势与政策组
据悉,“2021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是贯彻落实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活动于今年6月启动,经过教师遴选报名、初赛、决赛等环节,四位老师从全校思政课教师中脱颖而出,进入全省比赛。
陈芳
习近平总书记说“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为了做一个好老师,在自学的同时我也积极“走出去”交流,本次参加了云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有幸跟全省各高校的优秀教师学习交流切磋,得到各位专家、同行的指导,整个过程让我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八个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今后我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朝着领导们的期望,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思政课教师“六个要”方向努力,做一个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好老师。
李迪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责任,所以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自觉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对标,努力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我将本次比赛作为新起点,开启新征程,不懈努力自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守正创新,不断提升教书育人能力素质,用一堂堂精彩的思政课引领学生,努力做到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刻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更好地完成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神圣使命。
何静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在感到光荣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本次参加云南省思政课比赛,让我有幸与许多优秀的专家、学者学习和请教。同时,也让我看到了自身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未来的教学和学习中,自己还要不断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争当一名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思政课教师,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赵一叡
习近平总书记说教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特别作为思政教师,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角色。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打磨自己,超越自己。
比赛之后是更多的反思,感受到自身不足,使得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有了更明晰的目标和动力。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以本次比赛为新起点,努力向先进教师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并不断地探索新方法,拓展新思维,让课程设计能够兼顾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建党百年学术研究‘五个一’工程”,让思政课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原点、回归到思政课建设的基点、回归到为国育才的出发点、回归到学科建设的突破点。确保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规定动作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
此次获奖充分展现了学院思政课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勤勉的教研精神,充分展示了“建党百年学术研究‘五个一’工程”对思政课教师提升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作用。希望获奖教师再接再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做忠实践行“六个要”标准的思政课教师,以“八个相统一”为着力点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文章来源: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