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
一、课程介绍
《色彩》这门课程是本科美术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该课程开设于第一、二、三学期。该门课程总学时144学时,理论学时72,学分6。
通过本课程教学,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社区美术工作者、美术创作者等人员。讲授技能理论的同时,还要达到提高学生美术造型能力的效果,课程中通过讲解色彩造型原理、冷暖色调和色彩表现等理论和实践课程,达成三大培养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色彩的基本概论
2.掌握美术造型原理和色彩表现方法
3.对画面塑造和色彩感受有一定层次的把握
技能目标:
1. 训练学生掌握观察方法、透视原理及画面构图方法
2. 掌握一定美术造型和色彩塑造能力
3. 能够运用色彩进行临摹、写生和一定表现的能力
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理性的造型能力和感性色彩感受表现画面
二、课程建设思路
1. 色彩训练
色彩课程是油画、国画、雕塑、工艺等研究方向的造型训练基础。课程要求主要要研究色彩的物理属性和文化属性,色彩与生理心理,色彩与美术的关系,从而研究静物风景人物与人视觉得色彩关系感觉,探讨其表现规律及情感个性化的思维。该课程作为基础实践教学课程,能够让学生掌握美术中的一般规律,从而更好的衔接后续专业课程。
↑ 上一篇:美术学专业核心课程——解剖
↓ 下一篇:美术学专业核心课程——艺术概论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