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于“担当”
为提高、端正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责任”和“担当”意识的理解。商学院党总支于2020年12月15日15:30在一教607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课教育,参加本次党课教育的有王丽书记、徐丽珍副书记及支部10余名党员教师和40位入党积极分子同学。
王丽书记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出党课教育的主要内容“党员就是责任”。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的首次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4年2月,习近平同志出访俄罗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又明确指出,党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不仅体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负重托的责任担当。可以说这种“责任”和“担当”彰显的是一个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是这个时代要求每个共产党员必须具有的政治素质。
王丽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作为其组织中的一员,无疑是非常光荣的。但要知道,共产党员不仅是一个称号,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为什么说是一种神圣的责任?首先,光荣的称号,不是空喊出来的。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践行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取得的。在践行宗旨的过程中,有的共产党员“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夏民翰唱出了:“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民翰,还有后来人”的豪言壮语。其次,光荣的称号,不是标榜出来的。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赢得的。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共产党员克己奉公,埋头苦干,有的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可以说,没有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的艰苦奋斗,就没有共产党员这个光荣称号。因而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的共产党员就应该认清自己这种神圣的责任,做到“捧出一颗心开,不带半棵草去”,这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作出了表率。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国家要有前途,民族要有希望,离不开一大批有责任担当的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党员干部只有敢于较真碰硬、勇于责任担当、尽心竭力、善作善成,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传承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意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党把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期盼着我们的新一代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正是为了实现人民的这“十大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通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那么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认真总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深刻领会和全面把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负重托的责任担当意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强化为党尽责、为国奉献、为民分忧的担当精神,遇到问题和矛盾不回避、不掩饰,敢于动真碰硬。对待本职工作,能够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善作善成,真正承担起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应当担负的历史责任。
通过本次党课教育,不仅加深了支部党员教师及积极分子同学对“责任”和“担当”这两个词的具体意义的理解,同时大家表示会更加努力,以党的纪律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文字:杨浩
编辑:曾红瑞
摄影/审稿:徐丽珍
商学院
↑ 上一篇:商学院商贸流通系党支部参观云南起义纪念馆、解放纪念馆
↓ 下一篇:严肃以待,迎接基层党支部规范化达标创建考核验收
版权所有 ©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 滇ICP备05007082号
Copyright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